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监督工作

关于全市旅游工作情况的视察报告

发布时间:2019-02-20 来源:南阳市人大 阅读次数: 【字体: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18年工作要点安排,12月6日至7日,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赵景然带领部分常委会委员和民侨外专门委员会委员、部分人大代表、两名旅游专家针对“十三五”以来全市旅游业工作情况、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下步工作打算等方面的内容,先后到内乡县衙、县衙历史文化街区,淅川县丹江大观苑,卧龙区武侯祠、武侯祠文化产业聚集区等地实地视察,组织召开了三次座谈会,听取了不同层面的意见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旅游业工作总体开展情况

  “十三五”以来,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工作,不断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旅游法》和国务院、省关于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意见精神,树立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以全域谋划、全域统筹、全域融合、全域打造,推动全市旅游业转型升级。为全市旅游业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旅游产业体系。市旅游和外事侨务局先后获得全国旅游厕所革命先进市、全省旅游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旅游项目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

  (一)全域旅游持续推进。市政府以深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强力推进全域旅游。坚持规划引领。高标准编制《南阳市全域旅游规划及三年行动计划》,为全市全域旅游发展明确了路径。强力推进示范创建。加快推进西峡、南召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先后出台了加快全域旅游示范创建的意见,提升了旅游公共服务水平。乡村旅游势头良好。三年来,共创建乡村旅游示范村94个、示范园51个,其中,创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户39个,今年5月份,全省乡村旅游暨旅游扶贫现场会在我市西峡召开,旅游扶贫工作连续两年在全省做了经验介绍。以“一个龙头、两个标志性”项目为重点,强力推进文旅专项项目建设。以“建设国内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专项为抓手,持续落实项目建设“1+2+N”工作思路,重抓重推龙头项目和标志性项目落地见效。龙头项目-西峡老界岭创建国家旅游度假区全面推进。按照市委书记张文深“南阳旅游要集中打老界岭品牌,老界岭要集中打避暑养生品牌”的要求,将老界岭创建国家旅游度假区项目作为全市的龙头项目摆在突出位置。标志性项目-卧龙岗武侯祠创建国家5A级景区实现较大突破。梅花古城(宛城保护利用)项目稳步实施。其他重点支撑项目有序推进。内乡宝天曼生态文化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项目,实行常态化管理,全面做好了迎接国家局暗访准备。内乡县衙历史文化街区项目,西区已建成运营,东区主体工程基本完工。赊店古镇商埠文化示范区(特色商业区)项目,茶路驿站、古钱币博物馆和南城墙恢复项目已基本完工。淅川县渠首·丹江湖创建国家5A级景区项目,景观资源价值评价报告已上报,基础设施及景区环境进行全面提升。镇平县玉文化创意产业园(一期)项目、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建设项目和鸭河工区南都古城项目有序推进。以打响“避暑养生地·南阳老界岭”品牌为重点,强力推进旅游宣传推介。按照持续打响“避暑养生地·南阳老界岭”宣传品牌的总体要求,多举措、高密度、全方位开展宣传营销活动。聚焦主流媒体信息中心进行宣传。打好节会品牌。充分发挥节会对旅游的推动作用。多形式强力推介。积极参加在北京、上海、海南、重庆、焦作、信阳等地举办的各类旅游交易会、博览会及联盟大会,全面宣传推介南阳旅游。

  (二)旅游产业不断融合发展。市政府强化旅游产业思维,大力实施“旅游+”,加快旅游业与特色农业、特色林果业、特色工业等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增强产业融合主动性,培植旅游新业态。因地制宜,推进“旅游+农业”。新野县新甸铺镇津湾村、宛城区汉冢乡卢园、镇平县张林镇生态园和杨营镇万亩荷花园等分别依托当地特色观光农业,走出了一条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的新路子。突出特色,推进“旅游+体育”。相继举办了全国群众登山暨河南省“三山同登”健身大会、体彩?环中原2018自行车公开赛(南阳淅川站)暨“渠首杯”自行车赛、首届“龙行中原”河南省全民龙舟大赛淅川站等体育赛事,吸引了来自全省及周边2.6万名运动员和近百万游客。瞄准潮流,推进“旅游+教育”。组织参加河南省研学旅游大会,我市内乡县衙、内乡宝天曼、淅川丹江湖旅游区被确定为河南省首批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并推出了一系列研学旅游产品。发挥优势,推进“旅游+康养”。南召、西峡被省旅游局、省中医药管理局命名为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宛西制药、南召伏牛山天池、南阳医圣祠、丹江大观苑被省旅游局、省中医药管理局命名为大健康中医药旅游示范基地。紧跟时代,推进“旅游+电商”。借助电商产业扶贫平台,西峡猕猴桃、内乡郦邑贡菊、唐河郭滩烧鸡、镇平玉雕、荷叶茶等旅游商品走向市场。

  (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市政府以“设施、素质、环境、服务”四大提升工程为抓手,全面提升我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厕所革命”把厕所革命纳入目标考核体系,按照“像景点一样建设,像客厅一样管理,像客人一样服务”的要求,层层抓落实。智慧旅游建设稳步推进。按照国家和省旅游局制订的标准,推动全市A级景区和星级宾馆的基础数据接入全国全域旅游信息系统(华游平台)。旅游培训扎实开展。三年来,先后组织各级各类人员培训共12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旅游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全面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考察借鉴了焦作旅游标准化先进经验,持续在全市旅游企业开展“学焦作、对标准”对标提升活动。以旅游安全为重点,强力抓好旅游行业管理。近年来,伴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繁荣,市政府始终坚持把旅游行业综合治理摆在重要位置,守牢旅游安全底线,为旅游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我市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旅游业收入占全市总收入的比例较低。2017年,我市接待游客52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80.3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8.3%,虽然稍高于全国6.5%的平均水平,但仍明显低于全省15%和省内焦作市16.5%的水平,与临近的湖北十堰市26.6%的水平差距更大。同时,旅游业作为拉动性极强的综合产业,收入仅占全市第三产业产值的20%,反映出我市旅游业大而不强,带动消费的能力较弱。中心城区旅游发展比较缓慢。近几年来南阳旅游县区发展较快、中心城区发展较慢,卧龙岗武侯祠、南阳府衙、医圣祠等旅游市场活力不足,中心城区板块当中的张衡墓、独山、黄山遗址、鄂城寺塔等开发建设均未起步。旅游业基础建设相对滞后。我市除了个别县有县一级游客服务中心外,还没有市一级的游客服务中心。全市还没有建立旅游监管服务平台,多数景区都没有监控中心,即使已建的智慧旅游中心,与焦作云台山等先进景区尚存在相当差距。部分景区承载量不足,多数景区停车场车位数量有限,部分宾馆饭店装修陈旧、设备老化,前往景区的道路和客运专线还不能做到便捷通达,管理和服务的质量不高,难以满足游客个性化、品质化的需求,也难以满足游客大规模增长的需求。旅游业人才严重缺乏。我市目前拥有直接旅游从业人员2万余人,但具有旅游专业背景的从业人员较少,受政策、薪酬、待遇等限制,我市在吸引旅游人才方面存在严重短板,旅游景区、星级宾馆、旅行社等传统旅游行业从业人员中,具有旅游专业背景的不多,高端的旅游策划、营销人才尤为缺乏。

  三、意见建议

  积极推进旅游业产值增收。市政府要紧紧抓住2019年世界月季洲际大会即将举办,郑万高铁也将开通的历史机遇,加强政府主导、各部门、旅游组织的协同合作。丰富旅游产品,增强旅游产品吸引力,拉长旅游消费链条,推动旅游消费升级,使旅游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产业链条更加完善。要从南阳的实际出发,抓住牛鼻子,做好基本的,抓好特色的。大力实施“旅游+”,推动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完善旅游产业链条,充分发挥旅游行业拉动能力,带动旅游收入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加快中心城区旅游业发展。中心城区是我市“十三五”旅游规划和全域旅游规划的核心区域,是未来吸引游客来宛旅游的重要目的地和首要集散地。高度重视,加大投入。要突出“一心”地位,把中心城区旅游板块摆到全市旅游的中心位置,严格落实规划要求,全面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和资金投入。深化改革,理顺景区体制机制。要加快推进武侯祠、南阳府衙、医圣祠等国有景区体制机制改革,尽快实施管理权与经营权分离,用现代企业模式进行经营,提升市场化水平。强力推进,加快建设。牢牢抓住文旅专项建设,以标志性项目卧龙岗武侯祠创5A和宛城保护利用项目为抓手,推动中心城区掀起旅游项目建设高潮。挖掘资源,丰富产品。要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名城资源,全面对接市场需求,对我市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包装和打造,推出具有南阳特色的演艺文化旅游品牌,让“厚重南阳城”焕发新光彩。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筹备建设市级游客服务中心,配齐各主要景区所在城区与景区的游客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便捷高效的引导服务。加快建设市级智慧旅游指挥平台,着力提升全市3A级以上景区智慧旅游建设水平。加大旅游交通建设力度,着力改善景区可进入性。持续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推动A级景区和旅游宾馆上档升级,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努力构建完备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加快旅游人才队伍培养建设速度。借助当前我市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加大对旅游人才引进力度,研究制定旅游人才引进办法。借助我市南阳师院(旅游学院1600多名旅游专业学生)和京宛旅游合作平台,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培养人才,坚持从学科布局及我市旅游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考虑,培养旅游经济、旅游管理综合性人才,满足南阳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突出文化特色推进文明旅游。我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市,是南水北调渠首所在地。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我市旅游业的最大优势。在构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过程中,要注重挖掘整合楚汉文化、“四圣”文化、衙署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明、渠首及移民精神等要素,突出南阳资源禀赋和文化内涵,做好对外形象宣传推介。要促使各景区(点)从历史文化、生态文明等角度打造出独具特色的个性化精品佳作。要组织开展不同群体的文明旅游、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和文艺演出活动,使广大游客感受到南阳文化的厚重,从中受到教育。要不断研发旅游产品,向文化内涵和相关创意型、纪念型、延伸型产品需求方向发展。按照当前全市开展的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卫生城市要求,进一步开展文明游客、最美导游、最美讲解员、最美司机、文明旅行社、文明饭店等评选活动,促进我市文明景区、文明旅游再上新台阶。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版权所有:南阳市人大常委会      备案号:豫ICP备19026864号    

本站所有图片、信息均为南阳市人大常委会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