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县区人大

社旗县下洼镇:人大代表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1-02-20 来源:南阳市人大 阅读次数: 【字体:

  文/王勋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下洼镇人大代表积极响应中央、省、市、县的战略部署,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投入脱贫攻坚第一线,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人大代表为人民”的责任与担当。

  党建引领,凝心聚力决战脱贫攻坚

  县人大代表、下洼镇闫庄村党支部书记李振环,始终坚持党建扶贫“双推进”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全域党建引领作用,成立了村级脱贫攻坚党支部,将先锋党员、精英党员纳入党支部,用党建这条红色纽带,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闫庄村党支部确定每月初第一个工作日为主题党日活动日,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开展读党章、看党史、交党费、学党规等活动,提升党员党性意识,充分利用爱心书屋、村党员活动室开展党员经常性教育活动,对生态文明建设、农村环境整治、村容村貌改善、脱贫攻坚等重大事项,坚持“一事一议”,定期召开党员和村民议事会,切实保障群众对村级事务的参与权,不断提升党员群众的综合素质。坚持每月开展一次“志智双扶”活动,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实现了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带领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到脱贫攻坚战中来,促使党员主动参与村级事务,为村域发展做贡献。

  2020年,闫庄村在李振环的领导下,实现了全面脱贫,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不忘初心,古稀之年助力脱贫攻坚

  镇人大代表范书勤,现年79岁,是一名普通的退休教师,他膝下的两儿三女分别在北京、上海和国外工作定居,他拒绝了儿女让他去大城市安享晚年的要求,毅然决定留在老家,为家乡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2年秋,古稀之年的范书勤变卖了城里的两处房产,把儿女们孝敬的养老钱和毕生积蓄全部拿出来,先后投资近200万元用在了绿化家乡的荒山上,誓把这座荒山秃岭打造成花果飘香的绿色生态庄园,他每天骑摩托车上山,建桥铺路、修塘筑坝、盖房架电、栽花种树、种瓜养鹅……有时晚了,就住在自建的护林房里,被乡亲们戏称为当代“愚公”。5年来,他共修建山路5公里,新打机井2眼,种植核桃625亩、景观树320亩,沟旁林间还种上了西瓜、草红花、裕丹参、红薯和花生等,山上还散养着3000只鹅、10000只鸡,实现了种植养殖之间的绿色循环。

  现在的霸王山已经是省级森林公园,油桐、樱花、紫薇、栀子等郁郁葱葱,到处鸟语花香,当年的荒山变成了青山,变成了花果山,也成了旅游观光、陶冶情操的风景圣地,吸引了众多游客观光游览,带动了周边贫困户脱贫致富,有力推动了下洼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发展产业,真干实干促进乡村振兴

  “跟着能人骆保国,脱贫致富奔小康。”在当地群众的眼里,镇人大代表、余庄村食用菌合作社负责人骆保国不仅是位“能人”,更是大家伙儿的福星,是他带领贫困群众发展香菇产业,撑起了脱贫致富“伞”。

  他以前曾担任过余庄村党支部书记,看到部分村民由于文化程度低、技术水平有限等原因,除了几亩薄田养家糊口,基本上没有其他经济收入,只能在贫苦线上苦苦挣扎,那时,想方设法寻找增收门路,让大家伙儿尽快富起来,是他的愿望。一次偶然机会让他对香菇种植产生了兴趣,骆保国开始在自家地里摸索着实验种植香菇,边干边学,并很快从中尝到了甜头,他也因此成为下洼镇香菇种植第一人。就这样,从最初几十筒的“小打小闹”开始,到几百筒,再到建棚种植上规模,效益越来越好,活计越来越忙,他干脆辞去了村支书的工作,一门心思打造“香菇王国”。

  后来,在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他利用争取来的100万元扶贫项目资金,流转土地、建造大棚,高标准建起了香菇种植基地,并按照“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带领更多的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短短两三年时间,余庄食用菌种植基地已建成120余座大棚,香菇远销福建、广东等地,辐射带动周边贫困户300余户,人均月收入在2400元左右。

  从几十筒到60万筒,从小有盈利到年收益200多万元,从村支书到扶贫致富带头人,从自己先富到带领群众共富,在骆保国的引领下,下洼镇的香菇产业越做越大,并已成为该镇的扶贫主导产业,带贫脱贫效应显著,有力促进了镇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下洼镇人大凝心聚力决战脱贫攻坚,主动担当,认真履职尽责,为脱贫攻坚工作献良策、理思路、解难题、办实事,有力推进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无缝衔接,高起点助推了乡村振兴。


版权所有:南阳市人大常委会      备案号:豫ICP备19026864号    

本站所有图片、信息均为南阳市人大常委会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