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县区人大

汇聚人大力量 筑牢防汛屏障 ——淅川县人大常委会视察应急防汛工作侧记

发布时间:2022-06-29 来源:南阳市人大 阅读次数: 【字体:

  “江沟改线应急防汛工程设计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工程级别为Ⅳ等,永久建筑物工程级别4级,临时建筑物级别5级,上游连接段107米、改线段1014米、消能防冲段38米……”“眼下我县已进入汛期,做好应急防汛工作刻不容缓……”炎炎烈日下,一群人围着一条河段,认真讨论研究着,汗水顺着额头流下,但没有一个人往树荫下躲避。2022年6月21日,南阳市淅川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培理带领常委会组成人员、部分驻县人大代表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视察全县应急防汛工作。

  淅川县地处豫鄂陕三省七县结合部,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境内河库众多,汛期山洪灾害多发频发。据调查统计,全县有17个乡镇(街道)、335个行政村、36.96万人受到过山洪灾害威胁。2021年7月22日,淅川县普降暴雨,致使该县14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由于处置及时果断,相关部免门协同配合,未使人民群众遭受重大损伤,但也给该县带来极大警示。

  2022年4月,淅川县新一届人大常委会选举产生后,即把防汛工作作为监督重点。县人大常委会充分汲取郑州“7.20”特大暴雨和去年全县“7.22”洪水灾害教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习近平关于防范风险挑战、应对突发事件论述摘编》,分别召开了党组、机关党委民主生活会,认真查摆问题,深挖思想根源,充分发扬民主,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同时针对查摆出的问题,明确了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经过一系列的学习思考查摆,全体班子成员思想上都有了新认识、新提高。

  经过认真筹划,该县人大常委会对视察线路进行了认真研究,制定了详细的视察方案,并和县政府应急管理部门进行了密集对接。6月21日,组织全体常委会组成人员、部分乡镇人大主席和部分驻淅各级人大代表对全县应急防汛工作开展视察。

  视察组先后实地察看了县应急管理局、县防汛物资储备仓库、金河镇茶亭地质灾害点、金河镇江沟水库改善应急防汛工程项目、金河镇金汇社区城市内涝防洪工程、移民文化苑山洪防御工程建设和金河镇金江社区防汛工作情况。应急局、水利局和金河镇等相关单位负责人汇报了全县防汛工作安排、险情救援、物资储备以及金河镇“7.22”洪水灾后重建等情况,代表们对各部门相互协作、全力推进全县防汛工作发展表示认可。

  “虽然河南近期旱情严重,但久旱之后必有大雨,如今已进入汛期,我们一定要未雨绸缪,做好准备工作,避免去年7.22洪水灾害再度发生。”

  “防汛工作事关全局、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坚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理念,把应急防汛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代表们纷纷建议。

  随后视察组召开了座谈会,代表们围绕解决城市内涝、物资储备、防汛训练及乡镇应急防汛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

  “金河镇茶亭地质灾害点虽然得到了改善和加固,但挡土墙过低,加上当地土质疏松,缺乏植被覆盖,起不到防护作用。该灾害点距离民房太近,一旦发生山体滑坡,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仍然受到威胁,建议金河镇政府加固加高挡土墙并加大植被覆盖面积,避免灾害再次发生。”县人大代表姚岗建议道。

  “我县城区很多下水道没有做到定时清淤,排水不畅通,一旦发生暴雨,雨水不能及时排出,希望相关单位重视,及时清淤,避免发生城市内涝。”淅川县人大常委会环资委主任海东玉直言不讳。

  “我县城区消防力量近年来不断得到加强,人员和物资都得到大量补充,但乡镇消防力量仍然薄弱,消防‘最后一公里’尚未真正打通。我县区域面积大,部分乡镇偏远,一旦发生洪涝灾害,县城消防人员和设备不能及时赶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能得到保障。”上集镇槐树洼村支部书记、县人大代表李九成忧心忡忡。

  “乡镇已经启动组建应急队伍,着手解决这一问题。”参加会议的县应急部门负责人当场回答。

  ……

  各位代表畅所欲言,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陪同视察的县政府常务副县长张栓誉边听边记,他说:“对大家提出的问题,我都认真做了记录,今后会逐项研究解决,对大家提出的宝贵意见县政府会认真吸纳,尽快转化为行动。”他对县人大常委会长期以来对县政府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防汛工作事关民生,未来任重而道远,县人大常委会组织本次视察是对防汛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对县政府工作的鞭策。县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将继续加大投入并完善相应的应急防汛预案,定期检查防汛物资,做好相关演练,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人大代表来自于全县各个乡镇、各个行业部门,甚至有不少直接从事河道水利、防汛应急等工作。我们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身在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汇聚人大力量,积极助力防汛工作。要主动入户宣传,引导百姓提高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要积极协助各乡镇、各村开展防汛安全隐患大排查工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各乡镇人大主席团要强化监督,对全镇(乡)防汛工作进督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并督促整改到位,共同筑牢应急防汛屏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建设更加美好宜居的淅川。”王培理饱含深情地说。

版权所有:南阳市人大常委会      备案号:豫ICP备19026864号    

本站所有图片、信息均为南阳市人大常委会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