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平县人大常委会:守正创新展作为 提质增效谱新篇
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省、市“为人民履职为中原添彩·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开展以来,镇平县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紧紧围绕中心大局,坚持代表主体地位,系统谋划代表活动,在创新上下功夫,在特色上做文章,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确保主题活动开局良好、见行见效。
一、强化学习培训,在增强履职实效上实现新提升。一是培训机制更加健全。常委会领导高位推动,成立代表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坚持每周三代表进站制度和人大机关每周二学习制度、常委会“第一议题制度”等,利用每年人代会间隙对全体代表进行集中培训。二是培训内容更加精准。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培训的第一课程,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优化课程设置,邀请专家学者、经验丰富的连任代表授课,为代表配发相关书籍资料等,帮助代表练好“基本功”。三是培训手段更加多样。利用县大数据中心“人大之窗”平台、人大视频系统、“镇平人大”微信公众号等信息化平台组织远程同步学习。在全县人大系统举行“镇平出彩,奋斗有我”主题演讲比赛,以赛促学,以学促进。组织代表参观“镇平人大·辉煌历程”展厅,学习履职做法,交流履职感想。今年以来,共培训县乡人大代表1500余人次,使人大代表进一步坚定了制度自信,强化了主体意识,提高了履职能力和水平。
二、组织代表活动,在融入发展大局上展现新作为。在人大代表中集中开展“每位代表每年提供1条以上有价值的招商信息、参与招引或独立招引1个以上产业项目、联系服务1家以上企业、现场监督1个以上重点项目、收集1条以上本选区居民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提供1个以上影响营商环境的负面典型”为主要内容的“六个一”活动,为代表锚定“履职坐标”,激活代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活动中,各级代表结合自身岗位,融入发展大局,扛起“排头兵”担当,展现“领头羊”风采,积极建言献策,各自创先争优,代表履职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实现代表工作与中心工作同振共频、深度融合。目前,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共提供有价值的招商信息425条,招引产业项目205个,联系服务企业1500余家,现场监督重点项目417个,发现问题、收集建议800余条,提供影响营商环境的负面信息89条,全力助推镇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三、搭建履职平台,在赋能代表履职上开辟新路径。坚持“线上+线下”并行、“特色+专业”互补,突出“建管用”并重,完善“县人大代表联络总站+乡镇代表联络站+专业、行业代表联络站+村、社区代表联络室”体系,拓展代表联络站的内涵外延,为代表依法履职、作用发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一是传统联络站在“规范”上做文章。坚持总结完善、全面提升的原则,促进全县67个人大代表联络站(室)迭代升级,切实提升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建设、管理、运营水平。二是特色联络站在“创新”上做文章。围绕镇平“132”产业体系和“玉鱼花面”四大特色产业,建成了玉雕产业代表联络室、新经济产业园代表联络站、观赏鱼产业代表联络站等7个专业人大代表联络站,走出一条“把联络站建在产业链上、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在产业链上、问题解决在产业链上、工作效果体现在助推产业发展上”的“全链模式”,助推了产业发展。三是数智平台在“互联”上做文章。在县大数据中心村振平台上增设“人大之窗”专栏,录入四级人大代表信息,做到全县代表二维码在村振平台全公开,群众有问题使用手机“码上说”,代表收到信息“码上办”,代表服务群众“全天候”“零距离”,“不见面”胜似“面对面”,为群众联系代表、反映民意、表达诉求提供了新渠道。目前,村振平台全县28万多户群众注册,35万余人在线,已成为接地气、有成效的代表联系群众主阵地。
四、健全体制机制,在民生实事办理上实现新突破。一是健全重点督办机制。出台《镇平县人大常委会2024年县民生实事项目及代表意见建议办理监督方案》,采取常委会领导领衔督办“一对一”、各对口委室督办“点对点”、媒体督办“面对面”的方式,建立完善一月一检查、两月一报告、一季度一视察、半年一审议、全年一评议的全链条监督闭环推进机制,促进民生实事项目和意见建议从“办得了”向“办得好”转变,提升群众幸福感的“含金量”。二是健全预审预交机制。突出“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和既重结果、也重过程工作导向,健全代表议案建议提出、受理、办理、答复、评价等全流程工作机制,提升议案建议办理水平。三是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对议案建议办理情况进行考核,对意见建议办理优秀的承办单位进行表彰,不断激发代表的履职热情和承办单位的重视程度。
镇平县人大常委会通过搭平台、建机制、活载体,以人大代表“六个一”活动为抓手,重点打造、全域推广、整体提升,推动了人大代表履职水平的整体跃升和代表工作的提质增效。
投稿人:镇平县人大常委会 王国英 王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