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峡县人大:把履职答卷写在乡村振兴第一线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近年来,西峡县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与群众联系密切的优势,引导代表奋勇争先、积极作为,主动投身火热的乡村振兴建设一线,将人大代表履职答卷写在乡村广袤的青山绿水间,全力助推西峡乡村全面振兴,让农业更强、乡村更美、农民更富。
凝聚代表之力,扮靓美丽乡村
石头图案、石头庭院、石头村道、石头农家、石头生肖、石头雅园……走进西峡县回车镇陡沟村,就像走进一个石头的童话世界,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点缀其间的小游园满目翠绿,家家户户白墙灰瓦,村组道路干净整洁,座座农家乐掩映于青山秀水间,处处生机盎然。
“谁能想到,过去偏僻的山沟沟,现在却成了十里八乡的有名村。到这里看石头、游山水、吃农家饭的人经常是一起接一起,俺们老百姓也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面对村容村貌的大变化,孙大爷总是如数家珍,笑得合不拢嘴。
说起陡沟村的巨变,背后有着讲不完的人大代表故事。
陡沟村共有14个村民小组、392户、1342口人,全村四面环山,村民都散居在沟沟岭岭间。由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池塘污水横流、牛羊到处乱跑等现象经常发生,脏、乱、差的居住环境亟待改善。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实施,以村容户貌改善为突破口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在回车镇全面启动。回车镇人大代表、陡沟村党支部书记王保玉抢抓机遇,率先带领村组干部、村民代表外出考察学习参观,解放思想,开阔视野,组织召开村委会、村民代表会、群众会等,引导广大群众共同扮靓美丽乡村。
说干就干。王保玉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积极履职,带领村干部到刘庄组挨家挨户做工作,在取得大家一致意见之后,党员干部带头集资,每户拿出3000元,用于村容村貌的集中整治。在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下,不到一晌时间,全组19户的集资款全部到位。
为突出村域特色和地域个性,村民们利用距离灌河较近的优势,设计出以“石韵”为主题的特色乡村新貌,在村道旁、田间边和农家小院的房前屋后,垒砌粘贴出各种石头墙、石头路、石头动物图案、石头庭院、石头游园、石头展室、石头农家乐等,村容户貌让人耳目一新。“石韵”村的名字从此不胫而走。每天到这里游玩、休闲的人们络绎不绝,前来参观考察的人员纷纷点赞,年接待量达到万人次以上。
一花引来百花开。回车镇档子岭村、黄湾村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代表们深入辖区网格,了解群众想法,征求群众意见,倾听群众呼声,把集中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最大民生实事来推动。两村纷纷结合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分别打造出以“水”文化为内涵的“水韵”村、以“竹”文化为内涵的“竹韵”村。
村庄与山水全面融合,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西峡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专题调研,推广学习回车镇“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人大监督、全民参与、闭环管理、全域推进”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经验,引导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发挥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模范带头作用,使全过程人民民主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基层治理效能,绘就了一幅县乡人大促振兴、助发展、惠民生的生动画卷。
全县农村人居环境由短期清脏向长期清洁转变,由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转变,获得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荣誉,创成全国美丽宜居村庄和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全国美丽休闲乡村各2个,全国文明村镇6个。
发挥代表之慧,带动农民增收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炎炎夏日,行走在西峡县太平镇东坪村的山路上,依然凉风习习,令人心悦神怡。沿着平整的道路前行,马头山墙、粉墙黛瓦,木雕门楼、生态栅栏,岩石甬道、小桥人家……走进“界岭山庄100号”庭院,“南阳市诚信企业(商户)”“西峡县放心消费创建示范企业(商户)”“太平镇优秀农家宾馆”等奖牌在山水之间显得格外醒目。
“最近经营怎么样,还有什么困难吗?”每周一晚上,省人大代表、“界岭山庄100号”民宿主人乔丽娜与结对的其他农家乐经营者在一起拉家常、谈发展,收集民意,听取民声,被群众形象称之为“代表夜话”。这也是太平镇诸多人大代表进网格助力民宿发展的一个缩影。
西峡县人大代表、太平镇党委书记马晓林说,思路一变天地宽。东坪村农家乐发展起来,让一个曾经远近有名的贫困村、老大难村,摇身一变,成为全国森林村庄、全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全国美丽宜居村庄,群众也跟着富起来了。今后要继续围绕建设“旅游名镇、产业强镇、生态大镇、康养重镇”目标,持续突出生态康养特色,发展民宿产业,让群众端稳文旅金饭碗。
为更好助力民宿产业发展,太平镇人大主席团建立了“人大代表进网格,联系群众、服务民宿”工作机制,要求每位人大代表常态化结对服务5户农家宾馆。各级人大代表深入各个农家小院、特色民宿,亮代表身份,讲走访意图,谋发展大计,小处着手、细处发力,与村民们拉家常、谈经营、说增收、激励群众增加发展民宿信心,提升民宿发展后劲。
“我们这里农家宾馆数量每年都在增长,但住宿水平整体还需要提高,以满足游客对高品质、多元化住宿需求。”“部分农家接待能力还是不足、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不能完全满足长远发展……”代表们围绕进网格发现的问题,提炼群众共性诉求,提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传统农家宾馆向特色民宿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等高质量的意见建议,着力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
知易行难。面对农家经营者普遍知差距缺认识、缺方法的现状,太平镇人大主席团协同镇政府紧紧围绕景区景点、地域特色文化、游客差异化需求等开展深度调研,组织人大代表及农家经营者多轮次到栾川、西安、济源等地学习民宿发展管理经验。市人大代表、河南华实荟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秋实,西峡县人大代表、西峡县旅游协会副会长、老君洞景区董事长程显超等携管理团队,围绕民宿行业动态、发展趋势、接待服务、服务品质提升等热点难点问题,为太平镇民宿经营者现场授课。
辖区50余名四级人大代表与有意愿改造升级的农家宾馆开展结对帮扶,在民宿装修风格、设施设备、庭院美化等方面给予指导建议。与此同时,由镇人大提议、镇政府主办的餐饮培训、厨艺大赛、特色民宿评定每年如期举办、从未间断……
“改建成主题民宿后,迎合了游客的高端旅居需求。房间由原有的22间减少到现在的8间,单价从每间70元,提升至每间400元以上。房间减少,用工服务成本降低,单价上涨,收入越来越多,日子越过越有盼头!”山与山寻民宿老板尹青云兴奋地说。
在西峡县人大常委会的推动下,西峡县制定出台了《西峡县支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奖励办法》,明确了西峡县旅游民宿星级评定标准和奖励办法。2024年计划新评选星级民宿6家,引领乡村旅游业更新升级,按下乡村振兴“加速键”。
用好联络平台,助推产业发展
西峡县地处八百里伏牛山腹地,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空气清新,是世界公认的绿色、有机香菇生长的“黄金线”。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西峡县人大常委会坚持与县委同心同向,依法履职,积极作为,持续助推食用菌特色产业健康高质量发展。
如今,西峡已形成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完整香菇产业链,成为全国最大的香菇生产基地、出口基地和交易基地。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推动产业发展的主体作用,深化拓展代表工作方式方法,2023年1月,西峡县人大常委会精心挑选24名从事或服务食用菌生产、加工、销售的人大代表,成立西峡县食用菌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
“联络站+”走访调研,当好产业发展“联络员”。市人大代表、二郎坪镇中坪村党支部书记张小站在日常工作中以及与菇农们的交流中了解到,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管理粗放、菇棚老旧等因素,导致年产量每况愈下,经济效益持续降低,他提出了强化实用技术培训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在此基础上,西峡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调研,实地走访乡镇16个、农产品加工企业25家、从业人员320余名,召开各类座谈会、访谈会5场次,发放调查问卷500余份,全面掌握第一手资料,撰写的《西峡县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获得县委、县政府充分肯定。
“联络站+”助力推动,当好产业发展“示范员”。充分发挥代表的示范带动作用,探索建立“人大代表+产业示范点+基层选民”的模式,使人大代表成为发展致富的带头人。双龙镇人大代表、西峡县松林菇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朱峰带领技术员,破解了草腐菌种植技术难题,并组织100余名菇农成立了西峡县种植面积最大的草腐菌合作社,打造扶贫基地,为贫困户群众免费提供技术、菌种和销路,解决群众后顾之忧,带动了200余人就业、20多户困难家庭致富。
“联络站+”代表问政,当好产业发展“监督员”。组织西峡县税务局局长进站,接受食用菌产业链上的人大代表问政,通过面对面宣讲农产品出口行业出口退税政策,探讨出口企业监管、产品原料价格、政策法律培训等问题,并向县政府提出意见建议。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迅速作出回应,组建了食用菌加工出口企业监管大队,常态化组织“送政策、送法律、送服务”进企业活动,按季度开展食用菌市场价格调查摸底、提出指导性价格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保障了食用菌市场平稳健康运行,有效助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
通过联络站的辐射带动作用,助推西峡县食用菌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全县目前已建成香菇专业乡镇16个、专业村140个,一产效益稳定在30亿元左右,综合效益240亿元以上,全县20多万人从事香菇生产、加工和销售,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来自香菇产业。西峡香菇已成为河南“卖全球”的知名农产品,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走在全省、全市前列。
星光不问赶路人,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赶考路上,西峡县乡人大和各级人大代表将持续发挥职能优势,用好监督之力、代表之力,充分激发代表履职为民热情,推动全县农业产业持续变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面貌持续改善,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迈出坚实步伐。 (通讯员:赵龙、冯浩然、庞静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