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代表工作

扎根乡土践初心 履职为民写华章 ——记新野县人大代表、东杨营村党支部书记杨国卿

发布时间:2025-04-07 来源:南阳市人大 阅读次数: 【字体:

  在新野县施庵镇东杨营村的沃野田间,县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杨国卿用十二年坚守诠释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铮铮誓言。从“北大荒”到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的蜕变轨迹中,镌刻着这位基层领航员的奋斗密码:以党建引领破题、用产业振兴筑基、靠民生改善立信、借文化滋养铸魂,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党建引领 凝聚发展合力

  作为“带头人”,杨国卿创新构建“党支部+合作社+网格”治理体系,建立“五个一”学习制度,推行“代表两委员联户”工作法,将全村划分为8个网格,实现413户群众联系全覆盖。创设“群众点单、支部派单、代表接单、群众评单”服务机制,2024年累计解决民生诉求68 件,办理民生实事32项,群众满意度达98%。通过“乡贤回归工程”凝聚发展合力,建立乡贤数据库,吸引12名企业家返乡创业,募集200万元发展基金,构建起“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振兴格局。

产业振兴 助力强村富民

  面对传统农业困局,杨国卿确立“生态立村、文化兴村、产业强村”发展战略,推动实施“三变改革五大合作”工程,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200亩发展订单农业,培育25个家庭农场,实现户均年增收8000元。创新“合作社+电商”模式,农产品线上销售额突破500万元。争取专项扶持建成18公里“四好农村路”、冷链仓储中心,农产品运输成本下降40%。村集体收入从 2018年5万元跃升至2024年85万元,形成“种植基地 +加工仓储+电商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民生改善 织就幸福生活

  针对农村“空心化”难题,杨国卿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建成文化广场、老年活动中心等设施,完成398户改厕,创建45家“五美庭院”。建立特殊群体“一人一档”,开展“六个一”志愿服务,配送“爱心药箱”156个。设立村级教育基金,资助23名贫困学生。创新“三诊工作法”(坐诊听民意、出诊解难题、会诊破顽疾),接待群众160余人(次),解决土地纠纷等问题43件。推动“村村通”升级工程,实现户户通、田间道路通。

文化铸魂 培育乡风文明

  深耕文化振兴主阵地,成立全县首个村级文化合作社,培育 60余名文艺骨干,打造“村晚”文化IP,2024年春节直播吸引 14万网友观看。创新“家风银行”建设,评选“好媳妇”“好公婆”36人,移风易俗经验在全镇推广。与省农科院合作建立“科技小院”,引进优质小麦品种,亩均增产15%。建成农产品展示馆、电商直播间,培育“乡土人才+新农人”队伍,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在乡村交融共生。

  八载春华秋实,杨国卿用实干书写履职担当:累计提交《关于广泛推进农村道路提质的建议》等7件建议,推动“合作社+农户”模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村庄荣获省级环境整治先进单位、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村集体资产增长17倍。从“泥腿子”代表到乡村振兴领航员,他的足迹丈量着3.1平方公里的每寸土地,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在希望的田野上树起新时代人大代表的丰碑。

  从“为民代言”到“带民致富”,杨国卿始终扎根泥土、情系乡亲。如今,站在新的起点上,他正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继续在产业升级、基层治理、文化振兴等领域深耕细作,用不变的初心续写东杨营村的振兴华章。

  (新野县施庵镇政府 王振伟 师乐)


版权所有:南阳市人大常委会      备案号:豫ICP备19026864号    

本站所有图片、信息均为南阳市人大常委会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