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县区人大

西峡县回车镇: 构建代表“四维履职”体系 赋能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4-09 来源:南阳市人大 阅读次数: 【字体:

  新型工业化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基层人大服务发展、贴近民生的主战场。近年来,西峡县回车镇人大主席团紧扣省、市、县人大常委会“为人民履职、为中原添彩•人大代表在行动”部署要求,立足实际,聚焦新型工业化,创新构建“人大政企联席会+代表问政监督+政策赋能培训+定向包联服务”的四维履职体系,推动人大代表从“被动履职”向“主动作为”转变,从“单点服务”向“系统破题”升级,探索出一条“需求精准对接、服务闭环管理、成果惠企利民”的基层人大履职新路径。

  2024年,回车镇共召开人大政企联席现场会8次,问政部门6次,县乡联合开展《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新型工业化》专题培训1场,组织代表包联重点企业16家,引导代表主动履职,全年累计解决、化解市场主体和群众急难愁盼等各类矛盾纠纷120余起、问题200余个,深度参与服务西气东输、公铁联运物流园、汉冶系列环保升级改造、宛药二期等省、市重点项目协调。2024年,全镇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01亿元,固定投资同比增长10%,为回车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贡献了人大智慧和力量。

  政企联席座谈:畅通“小诉求”,破解“大难题”

  回车镇是工业重镇,大小企业186家,规上企业38家,为解决“规模不一、分布不集中、政策获取难”的难题,建立“镇企联动、分类施策”的人大政企联席会机制。

  推行“行业+片区”双覆盖模式,按新材料制造、钢铁冶炼加工、物流运输等细分行业,每月组织镇直部门和企业开展1场专题联席会,由人大精准选题,组织代表到片区企业开展政企联席会,面对面商讨企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

  实行“清单化+台账式”管理,记录联席会企业反馈的问题需求,建立“企业问题清单”和“代表督办清单”,由镇人大交办、部门限时办理、代表回访核实,让企业诉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2024年通过“行业+片区”双覆盖、召开“双清单”人大政企联席现场会8次,企业诉求平均响应时间从15天压缩至7天,累计解决用地审批、小额融资等实际问题43项。

  代表问政监督:压实“小切口”,推动“大转变”

  扎实开展“两进两问”工作,创新“一线问需+现场问效”监督模式。创新开展到工地、车间现场问政,组织人大代表深入项目施工、在建厂房、企业车间实地查看企业难点,并邀请市场监管所、招商办、供电所等基层站所负责人现场回应,能解决的问题现场答复,不能解决的现场说明问题并计入台账。

  建立“红黄牌”台账督办机制,对不能立即解决的问题台账进行督办,超过7天“黄牌”提示、超过1个月“红牌”督办,要求相关部门提交情况说明,对问题解决进度严重滞后的部门发放督办单,并建议纳入年终绩效考核。通过分级预警和督办措施,推动工作落实、问题整改,提升职能部门执行效率。

  2024年组织“一线问需+现场问效”视察调研活动10余次,开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新型工业化发展”等专项监督活动4次,解决了双河电商产业园的用地审批、吴岗制棒厂融资、杜店钢厂企业用工等问题,并推动政府对标浙江公共服务标杆,实行“最多跑一次”服务承诺,涉企事项办结率提高至95%,群众满意度达98%,基层站所服务效果明显提升,有力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政策赋能培训:做实“小课堂”,激发“大效能”

  针对部分基层镇人大代表“政策理解不透、专业能力不足”的短板,打造“实用导向、按需定制”的培训体系。

  开设“政策微课堂”,每季度邀请县工信局、人社局等业务骨干,进人大代表联络站,组织代表和市场主体参加,围绕“新型工业化”“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小微企业税收优惠”等热点政策,开展案例式解读小课堂,让代表成为行走的政策宣传员,让政策赋能企业发展。组织“沉浸式研学”,组织代表赴县域工业园、电商孵化基地等实地观摩,去外地参与招商引资考察,扩大视野,提升履职维度。

  2024年,通过“政策微课堂”“沉浸式研学”,代表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征地拆迁”“物流运输”“农副产品深加工”等领域提出建议38条,牵头招商推动新成立企业68家。2025年初,回车镇人代会上代表票决通过了“着力优化营商环境,重抓重推公铁联运物流园铁路专用线、高纯石英提纯、宛药二期跨路天桥、汉冶特钢系列环保升级改造等省市8个重点项目落地见效”这一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企业满意度,让小微企业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大大增强。

  定向包联服务:深化“小结对”,撬动“大发展”

  推行“1名代表+N家企业”包联机制,明确包联责任,制定“五个一”服务标准(每月一次走访、每季一次总结、每年一次评估、解决一个难题、提出一条建议),开展包联工作。

  建立“需求+资源”对接表,由包联代表根据走访情况收集企业用地、用工、技术、销售、融资等难点、堵点问题制成需求表,再由全镇16名包联代表带着梳理的需求,与镇直招商中心、市场监管、自然资源所等部门和各村(社区)资源精准对接,为企业提供政策、人力、审批支持。

  强化“以效验绩”考核,按照“五个一”标准将代表参与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包联成效纳入代表履职积分,实行“优秀履职案例通报”与“履职效果不佳约谈”双轨制,积分结果同步录入代表履职档案,作为连任推荐、评优晋级的重要依据,推动述职从“纸面汇报”转向“实绩比拼”。

  2024年通过“定向包联”“以效验绩”的机制,回车镇产业生态质量全面提升,全镇新增省市级重大项目11个,新注册68家企业,代表推动企业融资400多万元,企业满意度超98%,共评选企业“服务先锋”4人,比学赶超氛围浓厚,形成“问题解决—效能提升—发展提速”的良性循环,为优化营商环境、培育产业生态注入新活力。

  将代表履职与发挥人大代表“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相结合,通过座谈收集需求、问政压实责任、培训提升能力、包联深化服务,形成“问题发现在一线、解决推进在一线”的闭环机制,打通了代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度优势切实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回车镇人大负责人表示,将把深化“四维履职”体系与“小讲堂”“深走访”“微协商”相融合,探索代表高效履职的方式,让人大代表更接地气、服务更有热气,为乡村振兴和新型工业化协同发展注入人大力量。

  (通讯员:封小红、赵龙)


版权所有:南阳市人大常委会      备案号:豫ICP备19026864号    

本站所有图片、信息均为南阳市人大常委会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