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县区人大

镇平:“无人机飞防+田间课堂” 科技赋能农业生产

发布时间:2025-04-22 来源:南阳市人大 阅读次数: 【字体:

  当前,正值小麦“怀胎抽穗”的关键期,镇平县雪枫街道的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4月17日清晨,8架绘有“人大飞防”标识的植保无人机在麦浪上空列队巡航,精准喷洒的雾化药剂在朝阳下折射出彩虹,这是雪枫街道人大工委创新构建的“科技护粮”体系正在发力。

  “过去人工打药三天才能完成500亩,现在无人机编队半天就能拿下!”种粮大户刘恺仰头看着穿梭的无人机,向笔者展示手机上的“飞防轨迹图”。这支由人大代表协调组建的“天空卫队”,通过农药集中配送、电子围栏导航等创新机制,单机日均作业量较传统方式提升8倍,已为1.2万亩麦田织就立体防护网。

  在八里桥村的“田间课堂”上,一场别开生面的防治教学正火热进行。县人大代表、八里桥村党支部书记张宾手持染病麦穗,对照防治手册对农户进行实物教学:“赤霉病防控要抓住‘见花打药’黄金窗口期,就像给人治病讲究对症下药。”为破解农户防控知识盲区,人大代表们创新打造“移动+定点”宣传矩阵,23个防治咨询点与流动宣传车构成“15分钟答疑圈”,千余份图文手册变身农户口袋里的“护粮宝典”。

  在科技赋能的背后,人大代表构筑起严密的监管网络。通过“天眼地网”三维监测体系,无人机飞行轨迹、药剂浓度等8项数据实时回传监管平台。在指挥中心大屏上,当3号无人机偏离预设航线0.5米时,系统立即触发电子围栏预警。“我们突击检查时,每架次药箱残留都要检测。”正在田埂抽检的县人大代表林寰宇介绍,15次飞行检查已督促整改3类问题,确保“每一滴药剂都精准到位”。

  更让农户安心的是“三方联签”质量锁链。在农药配比车间,技术员现场演示配药流程,人大代表全程监督,农户代表签字确认。“就像给小麦上了健康保险!”刘恺指着三方签字的配药单说。这套可追溯机制已收集23条农户建议,催生出夜间错峰飞防等5项优化方案。

  夕阳西下,完成当日作业的无人机陆续返航。“夏粮丰收容不得半点马虎,要让科技真正助力农业生产。”县人大代表王旭东核对防治台账后认真地说。随着防控体系持续完善,这片承载着希望的金色麦浪,正孕育着科技助农的新图景。

图片1

  通讯员:管理 朱煦明


版权所有:南阳市人大常委会      备案号:豫ICP备19026864号    

本站所有图片、信息均为南阳市人大常委会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