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县区人大

唐河人大:以代表活动新成效助力唐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5-22 来源:南阳市人大 阅读次数: 【字体:

  2024年以来,唐河县人大常委会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重要指示,紧扣省委“两高四着力”、市委“五聚五提”工作部署,聚焦“四个助力”,以“为人民履职、为中原添彩·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为载体,积极打造“三全阵地”、实施“三提工程”,推动了全县1896名各级人大代表争当发展“引路人”、行业“排头兵”、群众“贴心人”,获得市人大主要领导“硬件硬、软件优、活动实”的高度评价。

  一、打造“三全阵地”,让代表履职接地气、聚民心

  省市人大要求“不断拓展‘双联系'的广度和深度,完善人大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为了打造人大“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载体,进一步丰富代表联系群众的内容和形式,唐河人大不断推进联络平台体系迭代升级:

  一是建强“1+25+N”代表履职阵地。以县总站为中枢,乡镇站、驻外站、专业站为节点,组织代表开展“听民声、办实事、征建议”等活动,培育了深圳站陈来运“跨省服务”、滨河街道翟春艳“劳模代表”等先进典型。二是升级“数智人大”线上平台。推出“代表随手拍”“选民留言”等功能,全年收集建议18000余条,推动137件“热点难点堵点”民生问题高效解决,实现“云上云下双联动”。三是拓展驻外联络站“2+2+3”模式。加强联动交流,举办“迎老乡、建家乡”等活动,促成了“深圳坪山来唐、唐河人大去深”双向考察交流,让“离乡不离责”成为人大代表新常态,实现了线下阵地“全覆盖”、线上平台“全天候”、驻外联络“全链条”。

  二、实施“三提工程”,让代表能力过硬、作用凸显

  省市人大要求“加强代表学习培训,持续提高代表履职能力”“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通过人大途径及时反映群众诉求、提出意见建议、推动解决问题”。我们坚持把开展好代表学习培训作为加强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设的有效途径,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创新方法,积极引导广大代表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服务高质量发展、改善民生福祉、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上来。

  一是以学提能。开设“人大小讲堂”,每周推送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人大制度理论、代表法解读等16期,开展常委会委员、人大主席两个层面的“学法律、提能力”演讲比赛,强化了履职能力。二是以督提质。细化“五个一”活动机制,全年开展深走访、微协商等45次,开展了38次专项视察和调研、5场执法检查、1次专题询问,对30件省市县民生实事进行了高频度、高质量的监督。三是以评提效。对29个政府部门开展工作评议,对19个专项报告的审议意见整改处理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围绕“四联系”创新代表建议办理满意度评价机制,“居家养老”等122件代表建议全部办理完毕,群众满意度超97%。

  三、聚焦“四个助力”,让民主实践更扎实、发展动能更强劲

  省市人大要求“聚焦省委‘两高四着力'和市委‘五聚五提'工作总抓手,结合本地实际,扎实做好谋划和推进,深化提升代表主题活动”。今年以来,唐河人大紧扣“两高四着力”工作部署、“五聚五提”工作总抓手和县委决策部署,动员广大代表在“四个助力”上找准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在三大赛道上发挥更多更大更好作用,在服务发展大局中走在前、作表率。

  在助力高质量发展上,曹沛、杨书平、蔡权等代表牵头引进智能制造、生物科技、电子信息等项目8个;在助力高效能治理中,乔鑫、刘珺珂、乔保义、白冉等代表通过“码上提、码上督”解决交通拥堵等痛点110件;在助力高品质生活方面,王书卿、靖玲、罗玲等各级人大代表推动161件县乡民生实事落地,南水北调供水工程提前3月完工;在助力高水平开放中,陈来运、黄利书、曲振保等驻外站代表促成3家企业回乡投资。乔国涛、翟春艳两位代表在全市作典型发言,南阳日报专题报道刘大坡代表等履职典型事迹,彰显了“小站点”背后的“大民主”。

  下一步,唐河人大将始终践行总书记“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在“两高四着力”赛道上再发力,在“五聚五提”工作中更聚焦,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作机制,用好双线联络平台,扎实开展“五个一”活动,做优工作评议、做实民生实事监督,深化“2+2+3”域外站工作模式,加强代表建议工作,持续深化提升主题活动成果,为南阳建强副中心作出更大贡献!

  (唐河县人大常委会 王英东陈斌)


版权所有:南阳市人大常委会      备案号:豫ICP备19026864号    

本站所有图片、信息均为南阳市人大常委会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