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县区人大

淅川县寺湾镇:产业兴旺促增收 乡村振兴加速跑

发布时间:2025-06-30 来源:南阳市人大 阅读次数: 【字体:

  “桑树一身都是宝。种的优质湖(果)桑,桑椹一公斤20元、鲜桑叶一公斤1.5元,进入冬季之后,桑树砍伐之后可以入药,树枝一公斤0.68元,预计每亩地能收入5500—7500元。”淅川县寺湾镇人大代表、大华山村党支部书记胡国强介绍。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淅川县寺湾镇人大主席团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推进农业产业化,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加速跑。

  寺湾镇因历史人文、土壤等自然条件适宜于湖桑种植,加上农户的精耕细作,桑叶品质优良,颇受消费者喜爱。大华山村种植着1600余亩湖桑、800余亩果桑,依托稳定的收购渠道和标准化种植技术,成为村里规模化种植的支柱产业。走进高湾湖桑加工基地,一堆堆桑叶苍翠喜人,一颗颗桑椹深紫饱满,一排排流水线干净整洁。该公司秉持“桑树良种化、收购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的发展目标,充分吸纳本镇3000余亩湖(果)桑及周边乡镇桑产业,标准化打造特色桑叶茶、桑椹干、桑叶面。

  “4月份到现在已收购桑叶500余吨,鲜桑椹4万余斤,通过收购桑叶、桑椹,使寺湾镇广大农户在家门口实现了增收,也带动了基地60余人和背后60多个家庭的增收,同时也壮大了村集体收益,实现了多方共赢。”乡人大代表、合作社社长高秀卷说。

  寺湾镇人大主席团持续优化产业种植结构,创新引领“党支部+合作社+基地”的经营模式,按照“农业生产特色化,特色产业规模化,规模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路径,引导农户紧跟市场需求,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同时,通过引进新技术、新品种,不断提升农作物品质,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下一步,寺湾镇人大主席团将继续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因村制宜,精准施策,持续推动特色产业“多点开花”,助力实现乡村振兴“枝繁叶茂”。

  通讯员:寺湾镇人大 王少苹


版权所有:南阳市人大常委会      备案号:豫ICP备19026864号    

本站所有图片、信息均为南阳市人大常委会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