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河县:深化双向衔接 共促社会治理
近年来,唐河县检察院通过规范衔接流程、聚焦监督重点、深化一体监督、主动接受监督等措施,深化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强化刚性履职共促社会治理。截至目前,共办理代表建议、政协提案与检察建议衔接转化案件5件,推动解决环境污染、耕地保护、食品安全等民生问题7个,社会治理效能显著提升。
规范衔接流程,夯实工作基础。2024年,唐河县检察院出台《唐河县人大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工作意见》《唐河县政协委员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工作意见》。《意见》规范了日常工作机制、联络机制和成果报告机制,为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工作落到实处提供了保障。明确双向衔接转化工作由县人大常委会监察和司法工委、县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县检察院第四检察部具体负责。在县检察院设立代表建议工作办公室,对移送的案件线索进行统一登记、集中管理、分析研判,并将转化案件进行同步转交。定期召开联席会,对双向衔接转化工作推进情况进行协商、通报,协调解决工作中遇见的问题和困难,对重点督办的建议,随时研究相应处置措施。
聚焦监督重点,精准开展工作。着重研判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人居环境整治、安全生产、未成年人保护等领域存在的公益问题,充分履行公益诉讼检察监督职能,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如针对人大代表治理城区无障碍通道的建议,先后7次深入城区人员密集主干道实地查看,发现存在城区部分盲道被占用、破损、设计不合理及无障碍通道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依法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向2家行政单位制发检察建议,督促整改,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公开听证,受到良好评价。
深化一体监督,推动协同共治。深入推进“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应用,邀请21名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平台志愿者,通过提报线索、参与办案、提供专业咨询等方式携手维护公益。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担任特邀检察官助理,对案件线索进行共同研判、调查核实、制发建议、督办落实,形成一体监督、协同共治的良好局面,持续提升检察建议质量和落实韧性。自意见实施以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介入衔接转化工作过程5次,累计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公益诉讼案件公开听证、专题调研等10余次。在办理小型水库保护公益诉讼案件中,及时将检察建议抄送县人大常委会,将检察建议转化为人大代表建议,组织相关领域人大代表深入调研,推动县水利局制定《唐河县小型水库运行管理制度》,有效推动水利法治建设。
主动接受监督,实现共赢多赢。主动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反馈案件办理进度,积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转化案件整改“回头看”工作,联合开展实地走访调查,对转化案件实现全流程把控、全周期管理、全方位推进落实,确保监督质效。2024年以来,共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回头看”工作7次,案件质效得到一致认可。如在办理矿山修复治理公益诉讼案件过程中,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检察建议公开送达仪式,整改过程中联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次实地勘验,并由专业人员向代表委员讲解矿山修复进度,走访周边群众实地了解整改效果,取得良好社会反响,实现案件办理“三个效果”有机统一。
作者:唐河县检察院 牛凌云 贾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