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代表工作

淅川县大石桥乡:步履在基层 初心映民生

发布时间:2025-07-17 来源:南阳市人大 阅读次数: 【字体: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在淅川县大石桥乡,62名县、乡人大代表把这句话写进村规民约,更写进自己的日程表。他们的民情日记本换了又换,他们把一条条“群众呼声”变成一件件“幸福账单”,用实际行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一线奔走,脚印里带着泥土。清晨的一天,雾气尚未散去,乡人大代表石俊侠已蹲在刘家沟村的田埂上,和村民张老汉交流起来。“老叔,这季麦子出穗齐,但后期怕旱,得抓紧把泵站检修好。”说话间,他从兜里掏出一张折得整整齐齐的“问题清单”,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走访时收集的每一条诉求。

  这张清单,正是大石桥乡人大代表“初心映民生”的生动注脚。今年以来,全乡62名县、乡人大代表累计走访农户1200余户,收集意见建议386条,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事项272件,把“民生微实事”办成了百姓心头的“幸福暖心事”。

  板凳夜话,“会场”搬到群众家门口。“以前找代表得去乡里,现在代表就在我家院子里。”大石桥村文化广场上,十几条板凳围成一圈,乡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李国红正和村民拉家常。

  “村口那段路灯太暗,晚上骑电动车提心吊胆。”村民话音刚落,李国红就在笔记本上写下“路灯增亮”四个字。第二天,他协调乡供电所现场勘查,3天内解决了太阳能路灯照明不亮问题。

  今年以来,大石桥乡人大创新开展“板凳夜话”活动,62名代表累计开展夜话120场次,收集问题258个,现场解决186个,其余问题全部纳入“闭环督办”清单。

  数字赋能,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没想到,手机扫个码,代表就来敲门了。”大石桥村村民李大娘感慨地说。乡人大依托“大石桥代表履职”平台,开设“民呼我应”板块,群众扫码即可上传诉求,代表线上接单、线下办理、全程可视。截至目前,平台访问量突破2万人次,诉求办结率达99%。

  近日,县人大代表王丽在微信平台上看到“大石桥小学门口无减速带,学生过马路危险”的留言后,立即联合交警、教育、村委现场踏勘,3天内增设减速带和警示标志,并推动列入明年乡道安防工程,彻底解决问题。

  闭环督办,让“答复”真正变成“办结”。“办理结果满意率低于90%的,一律退回重办。”乡人大主席刘黎明拿出一张“民生实事进度图”,红、黄、绿三色标注,一目了然。

  对跨部门、跨层级的“疑难杂症”,建立“乡长领办、代表督办、媒体追踪”机制。大石桥乡污水设施整改,代表持续跟踪,乡政府先后投入10万余元,新建污水管网、污水设施升级改造等,通过改善提升,水污染环境得到彻底改善。

  为民服务,保障群众出行安全。“代表来了,灯亮了,心也亮了。”脱贫户老周说。乡人大代表毛新强在走访中发现,部分偏远村路灯年久失修,村民晚上“出门靠手电”。他发起“点亮乡村”行动,争取企业捐赠、实施维修等措施,照亮了12个山区自然村。

  在大石桥村“代表夜话”现场,一位老党员拉着代表的手说:“以前反映问题要跑断腿,现在代表就在家门口,共产党的好作风又回来了!”

  从田间地头到群众家中,从联络站到监督现场,大石桥乡人大代表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情回应民意,用行动诠释初心。一条条代表建议,一件件民生实事,汇聚成大石桥乡高质量发展的温暖底色,也映照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通讯员:段国锋


版权所有:南阳市人大常委会      备案号:豫ICP备19026864号    

本站所有图片、信息均为南阳市人大常委会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