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县清淮街道:“人大代表+双员”进网格 守护平安惠民生
桐柏县人大持续深化提升“为人民履职、为中原添彩・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积极开展“人大代表+‘双员’进网格、聚民声、惠民生”主题活动,不断丰富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内容和形式,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桐柏县清淮街道活跃着一支由人大代表和“双员”队伍组成的“清淮守护队”,他们以人大代表联络站为阵地,把履职身影融入街道安全建设的每个角落,通过“巡河护水+网格巡更”联动机制,用脚步丈量网格内的每一寸土地,以担当筑牢安全防线,让辖区群众的幸福感如淮河流水般绵长,安全感似岸边磐石般稳固,成为主题活动在基层的生动实践。
步履不停,筑牢淮水安澜防线
“河道护栏有两处松动,得赶紧修!”晨风拂面,旭日初升,人大代表王先锋已带着巡河日志来到淮河清淮段岸边,弯腰查看护栏连接处时,笔尖在本子上快速记录。这是清淮街道驻站人大代表联合“双员”巡河的日常——无论酷暑暴雨,代表们与“双员”坚持对辖区河道进行动态巡查,重点排查护栏缺损、警示标识模糊、沿岸垃圾堆积等隐患。发现问题后,立即上报至街道联络站,并及时联系政务协调员对接水利、城管等部门限时整改,今年已推动修复护栏6处、增设警示标牌28块。
汛期前后,代表们与“双员”更是全员上阵,沿着河道逐一检查防汛沙袋储备、排水口通畅情况,对低洼地段设立临时监测点。“大爷,这儿水深危险,快把鱼竿收起来吧!”巡逻至橡胶坝附近时,发现几位老人在禁钓区垂钓,当即上前劝导,还拿出防溺水宣传册讲解野钓风险。同步开展的“安全知识进万家”活动中,代表们与“双员”走进公园、社区,用真实案例讲解涉水安全知识,累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组织应急演练3场,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显著提升。
夜巡不辍,守护街巷灯火长明
夜幕低垂,华灯初上,代表们与“双员”的身影又出现在街头巷尾。“荣珍大妈,您家阳台的花盆放得太靠外,刮风容易掉下来。”晚上八点,代表张振敏在老旧小区巡逻时,细心提醒独居老人。这支夜巡队伍每晚分成3组,深入14个社区的背街小巷、商超广场,重点检查消防通道是否堵塞、电动车是否违规充电、监控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发现问题当场记录,能即时整改的督促物业立即处理,需长期解决的汇总后提交代表联络站,并形成意见建议交办街道办,今年已推动清理消防通道堆物12处,整改违规充电行为15起。
“我们不仅要排查隐患,更要当好群众的‘贴心人’。”代表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夜巡中遇到晚归的学生,会提醒注意安全;看到独居老人门口的垃圾袋没提,顺手帮忙扔掉;得知居民反映某路段路灯不亮,第二天就协调供电部门检修。今年以来,通过夜巡收集群众诉求136件,协助解决下水道堵塞、噪音扰民等问题108件。
多元联动,共绘清淮平安画卷
“平安建设不是单打独斗,得发动大家一起干。”代表们积极动员党员、网格员、商户加入“清淮守护队”,开展“网格联治”行动。在社区微信群推送安全提示,用小喇叭播报防火防盗知识,组织商户轮流值守临街路段。代表们还每月召开“平安议事会”,邀请群众代表、职能部门负责人共商安全治理难题,最近就通过议事会解决了某小区监控盲区、某市场消防设施老化等问题。
如今的清淮街道,河道两岸护栏整齐、警示醒目,夜晚街巷灯火明亮、巡逻有序,群众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人大代表和“双员”们用日复一日的巡河护河、夜以继日的街头守护,把履职答卷写在淮河岸边、写在社区角落,不仅是对“为人民履职、为中原添彩・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的深化提升,更是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着“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承诺,让平安成为清淮街道最动人的底色、最坚实的保障。
通讯员:彭森博 常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