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峡县军马河镇:人大代表下沉“小院落”解锁基层治理“新密码”
西峡县军马河镇创新人大代表履职方式,将履职阵地前移至农家院落、田间地头,通过“院落会”这一接地气、聚民心的形式,推动代表履职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小院落”撬动“大治理”的实践路径。
“院落会”听民声打通最后一米
在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中,军马河镇人大主席团以“两进两问”工作机制为抓手,积极组织辖区人大代表下沉村组网格履职。代表们怀揣着“民情日记本”,深入农家院落、扎根群众身边,在炊烟袅袅的灶台旁、稻谷飘香的晒场上,于家长里短中倾听民声,在闲话桑田间体察民情,“院落会”这一充满泥土气息的履职形式自然生根。不同于传统的会议室模式,“院落会”是人大代表联合相关单位负责人,与群众围坐在一起,在轻松的氛围中“拉家常”,构建起“零距离”民意收集微网格。
在这种常态化交流中,代表们从“被动接访”转变为“主动下访”,更加及时、全面地了解民众的真实诉求。在庭院、在菇棚、在田间……通过一场场有温度的“院落会”,代表们面对面倾听村民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产业振兴等方面的期望,为精准建言献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察民情于院落 解难题暖万家
“院落会”推行三级办理机制,分层分类解决群众诉求,2025年以来,共收集民生民意线索69条,形成代办清单47项,转化为代表意见建议8件,办结率100%。
简易事项“马上办”。对权责明确、可即时处理的问题,代表与相关责任人现场研判、当场拍板、立行立改。独居老人家里杂物堆积,存在安全隐患,代表们和部门负责人当场协调组织网格员、志愿者上门清理,及时消除风险。
复杂问题“限期办”,对需协调多部门或短期推进的事项,以代表建议的形式交办,明确责任主体和办结时限,全程跟踪督办。新增垃圾桶的需求提出后,院落会报镇人大主席团后即刻反馈给政府,相关部门立即协调解决,三天之内崭新的垃圾桶就放置到位,改善社区卫生环境;道路亮化工程的呼声通过院落会传递到镇人大主席团,村镇中心立即安排人员安装路灯。
专业事项“联动办”。对涉及规划、土地、资金等系统性难题,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纳入重点督办清单。军马河村台子组道路硬化、厂房选址建设等事项,代表们详细记录,形成待办清单,并将这些问题列入代表意见建议,提报党委政府专题研究,通过多方联动制定解决方案,推动民生项目落地见效。
聚民心促发展绘就乡村新画卷
自推行院落会以来,军马河镇已成功解决众多民生实事,既有改善居民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也有关乎村落发展的关键大事,真正让“两进两问”工作机制落到实处,使人大代表成为群众与政府之间紧密联系的纽带。
“院落会”将人大代表与群众紧密相连。人大代表化身助力基层治理的“多面手”:民情民意的“收集员”、政策落地的“监督员”、产业发展的“智囊团”、资源对接的“联络员”。他们活跃在田间地头、穿梭于农家院落,用真心倾听民声,用实干纾解民困,用智慧助力发展……如部分代表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双季菇产业提供全链条服务:引进2个新品种,推广7项新技术,开展技术培训9场;同时积极搭建产销平台,引进2家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年均增收1.2万元。这种“代表+产业+农户”的帮扶模式,已成为乡村振兴的特色品牌。
如今,在军马河镇,“院落会”已成为助力基层高效能治理的“金钥匙”,为乡村振兴注入生机和活力。
通讯员:庞静洋 牧笛 吴振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