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县大石桥乡:汇聚法治之力 守护民生福祉
淅川县大石桥乡人大主席团始终把“人民”二字刻在心坎上、落在行动中。他们紧紧围绕全乡的中心工作和乡亲们的所思所盼,牢牢把握“站稳人民立场”这个根本,“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这条路径,用“法治守护民生福祉”这块压舱石,在基层一线不断书写着新时代人大的生动答卷。
深入基层,脚步丈量民生
人大代表的权力是人民给的,根子就扎在人民中间。代表认准一个理儿,一切为了乡亲,一切依靠乡亲。这不是口号,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脚步丈量民情。大石桥乡人大主席团成员和各级人大代表,是田间地头的“常客”,农家院落的“熟人”,企业车间的“访友”。他们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而是扑下身子,跟乡亲们“面对面”唠嗑,“心贴心”交流。依托“代表联络站(室)”,加上定期的走访、扎扎实实地进行专题调研,人大的大门永远向群众敞开。乡亲们在产业发展、环境整治、教育看病、养老带娃、修路架桥这些事儿上的“急难愁盼”,他们一件件记在本上,更放在心上,让民情民意“零距离”汇聚到乡人大。
聚民力促发展。乡人代会审议的报告、作出的决议,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力求原汁原味地反映大家的意愿。会前,他们敞开大门征集意见;会上,代表们全面仔细讨论;会后,紧盯问题不放推动落实。就是要让乡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跟咱老百姓的期盼想到一块儿、干到一处。无论是乡村振兴的蓝图,还是基层治理的难题,或是文明新风的创建,他们都积极动员、组织乡亲们一起干。人大代表,不仅是大家的“代言人”,更是领着大伙儿一起往前奔的“领头雁”,共同汇聚起建设美好家园的磅礴力量。
吸纳民意,提升监督质效
大石桥乡人大积极探索和实践适合大石桥乡特点的全过程人民民主,让“人民当家作主”体现在家乡发展的每一步。
群众共议家乡事。乡人大代表的选举,依法依规,风清气正。选出来的代表,是真正能代表民意、敢为民说话的“贴心人”。代表联络站、村民议事会、民主恳谈会,就是老百姓的“议事厅”。乡里发展规划、重大项目落地、惠民政策咋落实、邻里矛盾咋化解……这些大事小情,都摆上桌面。组织人大代表、乡亲代表、相关方坐下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众人拾柴火焰高”,找到最大共识,画出最大同心圆。
闭环监督惠民生。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这可是个“金点子”!乡亲们最关心、最急迫的项目“提上来”,代表们深入讨论“议一议”,最终由代表投票“定下来”。形成了“群众点单、代表定菜、政府炒菜、人大品菜”的完整链条。今年人代会上票决的《大石桥乡生态廊道建设项目》,从落地到施工,乡亲们都竖起大拇指,这就是民主决策的力量。代表们可不是投完票就完事了。他们对乡政府的重点工作、民生实事进度、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紧盯不放,听汇报、看现场、搞测评,强化跟踪问效,就是要让好政策、好项目在乡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对群众普遍关注的“老大难”问题,该问询时就问询,依法监督,刚性十足!
法治护航,温暖百姓心田
乡人大主席团深知,法治是守护乡亲们权益、保障幸福生活最硬核的“盾牌”。
监督维护群众权益:组织人大代表当起“法治宣传员”,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土地管理、婚姻家庭、防诈骗等这些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律进乡村”活动。让法治意识像种子一样播撒在干部群众心里,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氛围。加强对执法、司法工作的监督,特别关注那些涉及乡亲们切身利益的事:执法是不是规范?断案是不是公正?聚焦土地纠纷、农民工欠薪、食品药品安全等这些揪心事、烦心事,推动问题解决,用法治的力量实实在在维护好大家的合法权益。有次两户邻居因宅基地边界闹得不可开交,代表们第一时间介入,多方奔走查找老地契、老界桩等证据。同时,代表化身“和事佬”,耐心安抚情绪,请来派出所民警一起讲法说理。经过几轮推心置腹的调解,在事实和法律面前,双方握手言和。代表们常说,调解纠纷,既要讲透“法理”,也要疏通“心结”。
法治守护百姓福祉:他们时刻关注法治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作用。监督推动教育、医疗、社保、就业、养老这些基本公共服务,依法依规落到实处。同时,紧盯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这些关乎绿水青山和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用法治的钢尺守护好大石桥的美丽家园,让法治的阳光温暖每一位乡亲的心田。
站稳人民立场,是人大的生命线;践行全过程民主,是人大的主旋律;法治守护民生,是人大的压舱石。大石桥乡人大主席团将始终牢记初心使命,紧紧依靠全体人大代表和全乡父老乡亲,不断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生动实践,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牵肠挂肚的“急难愁盼”,为奋力谱写大石桥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人大应有的智慧和力量!
通讯员:段国锋 刘怡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