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县区人大

镇平县:用活“三字经” 履职显担当

发布时间:2025-07-31 来源:南阳市人大 阅读次数: 【字体:

  “当代表,受重托;勤学习,强本领……”近年来,在镇平县各级人大代表履职一线,“三字经”已成为全县人大代表的履职指南。自县人大常委会精心编制并全面推行人大代表履职“三字经”以来,让代表们既廓清了履职方向,又凝聚了担当共识,在为民服务的实践中找到了清晰路径,赢得了群众由衷的赞誉:“人大代表履职三字经,道理深又明,好记又好用!”

  三字箴言,筑牢履职“压舱石”

  “寥寥百余字,却把代表该做什么、怎么做好,说得明明白白、透透彻彻。”市县人大代表、石佛寺镇仝家岭村党支部书记宋晓银谈起“三字经”,感触尤深。从“讲政治,守法纪”的根本遵循,到“知民意,代民言”的核心职责,再到“勤调研,查问题”的工作方法,“三字经”以传统文学形式承载新时代履职要求,既符合代表学习记忆的习惯,又紧扣人大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语言高度凝练,为人大代表高效、规范履职提供了精准导航。

  县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编制“三字经”的初衷,就是为了让抽象的履职要求具象化、零散的工作方法系统化。通过提炼“践初心,担使命”的精神内核,引导每一位代表时刻铭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铮铮誓言,在持续学习中淬炼履职硬本领,在火热实践中锻造为民真作风。

  一线践行,架起民心“连心桥”

  “集民智,解民忧”——这六个字在代表们心中,从来不是空口号,而是必须用脚步丈量、用汗水浇灌的实践课题。困扰老城区居民多年的“停车难”问题,以陈锐峰、肖茜、李长永等代表为首的几位县人大代表,他们肩负着沉甸甸的责任感,连续数周利用清晨、傍晚甚至周末时间蹲点观察,更分批次组织召开座谈会,广泛倾听不同群体的痛点与建议。最终形成一份数据扎实、分析透彻、建议可行的专题报告,推动住建、城管、街道办等多部门迅速联动,高效盘活两处长期闲置的边角场地,新增百余个停车位。居民王大爷摸着新划好的车位线,感慨万千:“代表们一趟趟地来,把实事办到了我们心坎上!”

  在县城老旧小区改造现场,人大代表们带着“三字经”的嘱托,逐户走访收集群众对绿化提升的意见,将8条建议整理成调研报告提交相关部门,推动改造方案优化升级;在乡村振兴一线,代表们围绕“强监督、谋发展”的主题,紧盯特色产业项目进度,协调解决资金、技术难题,让中药材种植、乡村旅游等项目落地见效。

  “以前履职有时不知从何入手,现在对照‘三字经’,调研更有方向,建议更接地气。”“三字经”不仅是纸上的规范,更是融入日常的行动准则。来自企业界的人大代表张艳浩说,他近期提交并被政府高度重视采纳的《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几点建议》,正是践行“深分析、建实议”的结果。

  民声点赞,绘就发展“新画卷”

  “有作为,民欢颜”——这六个字正是“三字经”在镇平大地上所收获的最美回响。如今,在镇平县,从田间地头的“民情恳谈会”到社区广场的“代表接待日”,代表们的身影活跃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截至目前,全县各级人大代表累计提出意见建议达130余条,推动解决教育、医疗、社区养老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70余项,群众对代表工作的满意度持续攀升。

  尤其在今年人代会期间,代表提出的87件建议中,前期调研扎实、问题分析精准、对策建议可行的“高质量建议”占比显著提升。“三字经”在提升代表履职能力、规范履职行为、增强履职实效方面所发挥的基础性、导向性作用进一步显现。

  朗朗上口的“三字经”,在代表心中扎了根,在履职路上亮了灯。“三字经”的推广,不仅提升了代表履职的积极性和实效性,更凝聚起“齐携手,建强国”的行动合力。在今后的工作中,镇平县人大常委会将不断深化内涵、拓展外延、丰富载体,推动代表履职不断走深走实,让每一位人大代表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发展的“助推者”,为绘就如花似玉的大美镇平汇聚起来自基层的磅礴力量。

  通讯员: 镇平县人大常委会  王国英


版权所有:南阳市人大常委会      备案号:豫ICP备19026864号    

本站所有图片、信息均为南阳市人大常委会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