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旗:“四大机制”打造流动履职新品牌
近年来,社旗县着眼长远发展,立足人大代表根植基层和接触面大、人脉广等实际,敢于创新,勇于探索,善于动脑,乐于包装,建立健全了值班延伸与智慧赋能、专业联动与闭环办理、监督评议与考核激励和跟踪问效与宣传引导“四大机制”,打造出人大代表流动履职新品牌,为谱写全过程人民民主南阳实践新篇章贡献了社旗力量。
建立健全值班延伸与智慧赋能机制。严格执行“固定站专人值班+流动站灵活设点”制度,县总站、乡镇(街道)联络站确保工作日“门常开、人常在、事常议”,流动站点提前公布接待时间地点。深化“智慧人大”平台应用,推行“代表履职专属二维码”,张贴至各村(居)委会、人流密集场所及流动站点,群众扫码可随时反映问题、提出建议、查询进度,实现“民意一键直达、办理全程可视、结果在线评价”。
建立健全专业联动与闭环办理机制。制定年度活动计划与专业议题库,对群众反映的专业性强、涉及面广的诉求及县人大确定的重点监督议题,优先交由相关专业代表小组深度调研、研判和协商,提升履职精准度与权威性。健全“代表收集(线上/线下)—站点初审分类—县乡人大派单—职能部门承办—结果反馈代表与群众—满意度评价”闭环流程,明确各环节责任主体和办理时限。对需多部门协同办理的复杂问题,由县人大常委会相关工委或流动站点牵头召开协调会,推动“代表+群众+部门”现场联合协商,高效解决问题。
建立健全监督评议与考核激励机制。实行“代表跟踪监督+群众满意度测评”双项监督模式,对政府承诺的民生实事和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由提出建议的代表或专业小组担任“项目监督员”,全程跟踪问效。同时,修订《人大代表流动履职考核办法》,将线上民意收集量、问题解决率、专业小组活动成效、群众满意度测评结果及参与“小讲堂”“深走访”“微协商”情况等作为核心指标,记入代表履职档案,对履职成效显著的代表和小组进行表扬,优先推荐连任;对履职不力者及时提醒。
建立健全跟踪问效与宣传引导机制。实行“问题解决回头看”制度,对已办结事项,由原承办代表或站点3个月内回访,了解实际效果及是否反弹;对正在推进事项,每周更新进度并通过平台或当面向群众反馈。建立“滚动更新的民生实事项目库”,将群众集中反映、需中长期推进的普遍性诉求纳入监督计划,由县人大常委会按年度督办,确保善作善成。
通讯员:赵兰奇 张新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