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县:一条建议守好群众的“钱袋子”
近日,家住方城县凤瑞街道鸿福小区的居民李女士发现,小区里新建的智能充电桩不仅操作方便,而且收费明显降低。“以前要么推电车上楼,既重又不安全,要么用楼下私拉的电线,心里老是悬着。现在好了,扫码充电,既方便又实惠,真是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李女士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一改变,得益于县人大代表的一条精准建议及其持续有力地督办落实。
一、听民声,代表主动“挖”出民生痛点
近年来,随着电动自行车、电动四轮车等新能源工具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的出行选择,但是存在部分老旧小区充电设施匮乏,居民无奈“飞线”充电,安全隐患巨大;现有充电桩、充电端口布局不合理、运营商收费不透明、价格偏高等现象普遍,群众反映强烈,“充电难、充电贵”问题日益凸显。群众的“关键小事”就是代表的“心头大事”。去年以来,方城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各级人大代表深入开展“为人民履职、为中原添彩·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人大代表在走访社区、“周三代表活动日”接待选民时,频繁听到“充电端口太少、充电费用是居民正常用电费用的数倍”等关于电动车充电的“吐槽”。代表们敏锐地意识到,这不仅是便利问题,更关乎百姓的“钱袋子”和安全底线。凤瑞、释之两个街道辖区内人大代表,迅速行动,通过开展座谈、调查、现场勘查等形式,广泛收集意见建议,摸清了问题的范围、症结和群众的迫切期待。
二、献良策,一份建议直指问题核心
在代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王国栋等10余名人大代表形成《关于系统有效解决城区电动车充电难、充电贵问题的建议》,提交至县人大常委会。建议内容简明扼要,条理清晰,问题直指民生难点:一是要规划先行,补齐设施短板,将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纳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新建住宅小区规划中,明确配建比例和标准。二是要规范市场,破解“充电贵”问题,由主管部门牵头,对充电服务收费进行调研和成本核算,引导企业合理定价,打击价格垄断和不透明行为,引入竞争机制,降低充电费用。三是要强化管理,确保安全便捷,明确运营主体安全管理责任,加强日常巡查和维护。优化布局,利用公共空间增建充电桩,提高设施覆盖率和使用便捷性。同时,要进一步推广智能充电设施,支持扫码支付、电量充满自停、故障预警等功能,让群众充电更安心、更省心。
三、抓落实,人大和政府同步发力
收到建议后,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组成专题调查组会同县委县政府督查局,深入到部分社区、居民小区和物业公司等相关企业,围绕建议内容进行了深入调研。召开专题会议,转交县政府办理,并明确由住建、发改、公安等五部门共同落实。县人大常委会对建议办理情况进行全程督办,推动建议办理走深走实。县政府成立工作专班,细化办理方案,明确部门责任,做好统筹协调,一盯到底。通过加大电动车停放充电设施建设、安装电梯阻车系统、对电动车违规充电进行集中整治和商讨充电服务价格等,不断落实好群众关心、代表关注的民生实事。
四、见成效,“小切口”改善“大民生”
随着建议的持续办理,城区的电动车充电环境悄然焕新。目前,在城区居民小区、社区累计新增车棚347处、安装充电端口38000多个,安装电梯阻车系统近800套,开展电动车违规充电集中整治20余次。以前纵横交错的“飞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整洁美观的集中充电区,曾经无处充电的焦虑化为随到随充的便捷。电动车充电费用也有了大幅下降,部分社区、居民小区充电费用甚至与家庭用电费用基本持平。
一条凝聚民智的代表建议,一场高效有力的督办落实,成功守住了群众的“钱袋子”,消除了安全隐患,提升了城市生活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通讯员:方城县代表工委主任 雷建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