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监督工作

淅川县人大常委会: 深化全过程监督 筑牢食药安全“防护盾”

发布时间:2025-09-16 来源:南阳市人大 阅读次数: 【字体:

  食品药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今年以来,淅川县人大常委会以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和用药安全为己任,精准发力、全程监督,推动全县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监管效能持续提升,用法治力量为全县人民的饮食用药安全保驾护航。

  高站位部署压实责任传导“链条”

  “对食品药品安全实施监督,是人大的法定职责所在,必须抓细抓实、抓出成效。”淅川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将对全县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纳入年度重点议题,召开主任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成立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为组长的专项监督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委室协同抓”的工作格局。

  结合淅川实际,常委会科学制定《食品药品安全专项监督工作方案》,将监督过程细化为动员部署、自查自纠、调研检查、审议反馈、整改落实5个阶段,明确9项具体任务,确保监督工作有章可循、靶向发力。同时,组织政府办、市场监管局、卫健委等11个职能部门分管领导及17个乡镇(街道)人大负责人召开动员会,要求各单位开展为期60天的全面自查自纠,形成“县乡联动、部门协同”的监督合力。

  精准化赋能淬炼监督队伍“真功”

  监督要有力度,更要有精度。为提升监督专业性,淅川县人大常委会专门组织专题业务培训,邀请县食安办、农业农村局等部门的监管专家,详解全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现状,深入解读《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让参与监督的人大代表和工作人员“懂法律、知流程、明重点”,确保监督工作既不越位、也不缺位。

  在此基础上,常委会积极推行“县乡联动”监督模式:县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深入全县商超、学校食堂、生产企业等重点场所开展调研;各乡镇(街道)人大同步组织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开展视察、检查,累计检查各类经营主体二百余家,全方位、多维度排查风险隐患,为后续监督整改打下坚实基础。

  全过程督导打通整改落实“堵点”

  发现问题是前提,解决问题是关键。为避免监督“走过场”,淅川县人大常委会强化过程督导,多次召开推进会,听取市场监管、农业农村、卫健委等部门阶段性工作汇报,对进度滞后、措施不力的单位现场督办,推动监督工作落地见效。

  针对前期排查发现的问题,县人大常委会开展整改“回头看”,通过跟踪核查、随机抽查等方式,确保问题整改不打折扣。8月27日,淅川县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专题听取审议县政府专项工作报告,聚焦基层监管力量薄弱、企业生产不规范等突出问题,提出“夯实基层监管基础、规范企业生产经营、深化重点领域整治、推动社会共治”四方面审议意见,转交县政府整改,以刚性监督倒逼责任落实。

  深层次提效 夯实安全防护“根基”

  在人大监督的强力推动下,淅川县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幅“从农田到餐桌、从药房到医院”的全链条食品药品安全画卷徐徐展开。

  ——责任体系更严密。全县构建“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体系,对4029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推行分级包保,24位县级领导、281位乡级领导、546位村干部“挂图作战”,实现监管责任全覆盖。

  ——源头管控更有力。农业农村部门开展“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行动,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率达72.2%;生态环境部门整治丹江口水库岸线排污口508个,整治率99%,从源头切断污染链条。

  ——追根溯源更规范。学校食堂、养老机构食堂等集中用餐单位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原料采购、餐用具消毒等关键环节全程可溯;粮油市场“双随机”执法常态化,200余个安全问题得到整改。

  ——药品监管更智慧。全品种药品追溯体系全面建成,零售药店入驻率100%,医疗机构入驻72家,麻精药品等重点品种监管实现“零死角”,医保追溯码上传率从45%跃升至90%以上。

  ——违法打击更精准。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开展专项执法,紧盯餐饮、校园食品、肉制品等风险领域,压缩违法犯罪空间,形成“查处一起、震慑一片”的高压态势。

  民之所望,监督所向。下一步,淅川县人大常委会将持续跟踪监督审议意见整改落实情况,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后续监督,推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常态长效,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用得安心,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淅川、健康淅川贡献人大力量。

  通讯员:淅川县人大常委会  孙欣业  王瑜


版权所有:南阳市人大常委会      备案号:豫ICP备19026864号    

本站所有图片、信息均为南阳市人大常委会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