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代表工作

镇平县曲屯镇:杞柳编出“致富路” 乡村振兴添新彩

发布时间:2025-09-25 来源:南阳市人大 阅读次数: 【字体:

  在乡村振兴的热潮中,镇平县曲屯镇人大代表以“察民情、解民忧、促发展”为己任,历经调研考察、多方协调,成功将兼具文化价值与市场潜力的柳编产业引进,让一根根杞柳变成了群众手中的“致富条”,为乡村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访民情,锚定产业发展新方向。“咱们村土地不算肥沃,种粮食收成不稳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能不能找个适合在家门口干的营生?”在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座谈会上,村民们的期盼成了代表们心头的牵挂。为破解“增收难”问题,镇人大代表走遍周边县市特色产业村,实地考察果蔬种植、手工加工等10余个项目。当在看到柳编产业能吸纳留守劳动力居家就业,且产品市场需求旺盛时,代表们眼前一亮,本地劳动力资源丰富,群众也有手工编织基础,柳编产业正是契合镇情的“好路子”,最终推动将柳编产业纳入全镇特色产业发展规划,为项目落地按下“启动键”。

  牵线搭桥,引来“领头雁”。代表们主动对接柳编企业,多次上门沟通,详细介绍本地的资源优势、政策支持和劳动力情况,协调镇政府免租金提供闲置厂房,组织动员农村劳动力学习生产,保障企业用工,并协调有关镇直部门快速高效办理相关手续,真诚的态度和务实的举措打动了企业,最终成功引进河南新柳工艺品有限公司落户。

  培训赋能,培育“新工匠”。代表们联合企业开展柳编技能培训班,邀请资深编织师傅现场教学,从基础的起底、编织技法,到复杂的图案设计,手把手指导村民。考虑到留守妇女和老人的时间特点,培训班采取“集中授课+上门辅导”的模式,累计培训学员300余人次,一大批村民从“门外汉”变成了“巧工匠”,为产业发展储备了充足的人才资源。

图片1

        促增收,绘就共同富裕新图景。柳编产业的落地生根,让乡村焕发了新活力。在人大代表的持续推动下,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领料编织,按件计酬,人均月增收1500—2500元。“以前只能在家带孩子,现在一边照顾家,一边编柳筐挣钱,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村民王大姐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如今,曲屯镇柳编产业已带动100余户家庭稳定增收,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

图片2

        从倾听民声找准方向,到攻坚克难推动项目落地,再到持续发力助农增收,曲屯镇人大代表以实干担当书写了履职答卷。一根根杞柳在代表们的“牵引”下,编织出了产业兴旺的新图景,也编织出了群众幸福生活的新篇章。

  通讯员:薛飒

版权所有:南阳市人大常委会      备案号:豫ICP备19026864号    

本站所有图片、信息均为南阳市人大常委会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